然而,太平公主却在与母亲朝夕相处的过程中,逐渐学习到母亲的权谋之术。她心生雄图,欲图更大的权力与财富。武则天察觉到她的聪明与机智,便特意赐姓“武”,并赏赐她大量财富,还与她一同商议朝政。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,太平公主甚至将自己的男宠献给母亲,渐渐积累了自己的势力。
随着母亲武则天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,她开始担忧太子李显可能会对武家产生敌意。于是,她指派太平公主与太子、相王等人签订誓文,目的是通过太平公主调解李武两家的纷争,这也为她日后的政治参与打下了基础。公元705年,太平公主与丈夫武攸暨、宰相张柬之等共同策划神龙政变,成功将张易之、张昌宗等人诛杀,迫使武则天退位,帮助李显复辟,恢复唐朝国号。因其在“二张事件”中的功劳,太平公主被封为“镇国太平公主”,并享受五千户的食邑。
武则天去世后,唐中宗李显昏庸无能,将朝政交给了权臣韦后及其亲信武三思。与此同时,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更是强行逼父亲立她为太皇太女。韦后与安乐公主为一党,最终毒死唐中宗,立幼帝唐殇帝为帝。为了避免韦后成为第二个武则天,太平公主联合李隆基发动政变,杀死了韦后、安乐公主及其党羽,将李旦扶上帝位。此举令太平公主的封邑暴增至一万户,她的三个儿子也都被封为王,创造了自唐朝开国以来的封爵纪录。
太平公主的权势达到了顶峰,她在朝政中积极参与,势力庞大,甚至操控了部分政务。随着李隆基的崛起,两者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,太平公主意识到,李隆基的才智与决断力可能成为自己称帝的最大障碍。为了自保,李隆基发动政变,彻底剿除太平公主及其一党,太平公主也因此失势,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
太平公主从小便在皇宫中生活,习惯了权力的游戏,但母亲武则天的权力刺激了她内心的野心。她虽然拥有较强的政治手腕和非凡的决策力,但终究未能成为像母亲那样的女皇。与武则天相比,太平公主的劣势显而易见。武则天自高宗在位时便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,并且在朝廷中建立了坚实的基础。她凭借斗争经验与大量的支持者掌控了朝政,而太平公主虽然学习了母亲的手段,但她缺乏足够的基础和真正的核心力量。此外,太平公主的对手也十分强大,尤其是李隆基,他既掌握北衙禁军的力量,又有广泛的支持者,最终成功压制了太平公主。
太平公主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变故,她在权力的漩涡中沉浮,最终未能圆梦成为女皇。她的经历,深刻反映了唐代宫廷政治的复杂与残酷,也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在政治舞台上的特殊地位和命运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